🪅3万块外包,干半年一分没拿!哥们用AI扛下所有,只想让这项目快点消失…

3万块外包,干半年一分没拿!哥们用AI扛下所有,只想让这项目快点消失…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
3万块外包,干半年一分没拿!哥们用AI扛下所有,只想让这项目快点消失…

导语: 你接过最糟心的外包是什么样的?是需求改了八百遍,还是结款遥遥无期?
今天,我们来聊一个“悲喜交加”的真实故事。一个3万块的小程序项目,一个三人小团队,吭哧吭哧干了半年,结果是:项目因甲方原因暂停,团队一分钱没拿到,甚至还为爱发电倒贴了设计费。
听起来是不是已经血压飙升了?但神奇的是,尽管商业上“血亏”,项目的主力后端却通过这次经历,发现了一片新大陆。他用AI工具(Cursor)和“白嫖”的云服务(AWS),几乎以一己之力扛下了整个后端的开发、运维和安全工作。
这篇分享,既有外包人的血泪教训,也藏着技术人的屠龙之术。无论你是程序员、项目经理还是创业者,相信我,这趟“天坑”之旅,绝对值得一看。

一、糟心的开始:一个3万块的“天坑”项目

故事的主角,是一个3万元的课程预约小程序外包。团队不大,一前端、一后端(也就是分享者本人),再加一个项目接口人,说好了4:3:3分账。
然而,项目从一开始就弥漫着“不靠谱”的气息:
  • 签约难:甲方要求必须跟公司签合同,前端同学只能硬着头皮借用家里的公司来签约,团队成员再跟这个公司签个人合同,一套流程下来,比写业务代码还复杂。
  • 意外多:合作的设计师因方案不被认可,加上个人原因中途退出,仗义的前端同学甚至自掏腰包,提前把设计费结给了人家。
就这样,半年过去了。项目因为等待小程序审核和学校放暑假而被迫暂停,要等到九、十月份开学才能继续推进。而团队的账户上,依然是0元进账。
分享者最后那句无奈的感慨,道出了所有外包人的心声:“现在已经不是钱不钱的事了,就是赶紧让这个事情从我们的生活当中消失就可以了。”

二、AI当道:Cursor,外包真香神器!

虽然钱没到位,但技术上,哥们儿却找到了“降本增效”的究极答案——AI编程工具Cursor。他直言,这玩意儿“性价比非常高”,特别是用上了GPT-4o模型后,简直是打通了任督二脉。
1. 从“读文档”到“写代码”,AI全包了
项目初期,甲方丢来了一堆Word、PDF和会议纪要。换做以前,得花大把时间去阅读、消化、梳理。
现在?一股脑全扔给Cursor。
“当这件事情做完了之后呢,它就会去设计相关的这个表结构以及关键业务逻辑,包括接口的一些梳理啊,这个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。”
你没看错,AI读完需求,直接就输出了表结构设计、核心业务逻辑和API文档。而这,仅仅是开胃菜。作者说,写代码,才是Cursor的“拿手好戏”
基于自己确认过的表结构和API,Cursor可以“完全自主地去写代码”。从微信code换openID,到无状态身份验证,再到权限管理体系,Controller、Service这些层级都安排得明明白白,代码质量非常完备。
2. 运维部署?动动嘴就行
代码写完了,部署上线又是个麻烦事。但只要你有一个能用SSH连接的服务器,Cursor就能化身运维大神。
“你只需要告诉它这个服务器我们需要去安装哪些软件,接下来它就会去自动的来安装。”
更绝的是,连项目启停的脚本都不用自己写。哥们让Cursor生成了一个,结果AI不仅写得仔细,还把启动、停止、重启的命令都安排得妥妥当per。交付给客户的一键执行脚本,也顺手生成了。
3. 安全漏洞?直接把PDF甩给它
项目上线前,学校要进行安全审查,甩过来一个满是漏洞的PDF报告。
要是你,是不是头都大了?但这位老兄只是淡定地把PDF丢给了Cursor。
“Cursor在解决这种问题的时候呢,真的是手拿把枪,因为它不仅给出了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,还有这个可以去执行的命令啊。”
AI直接分析漏洞,给出具体原因,并附上修复命令。开发者需要做的,只是复制、粘贴、执行。
可以说,除了甲方那“玄学一般”的审美,开发环节里最耗时费力的活儿,基本都被AI承包了。

三、白嫖的快乐:亚马逊云科技AWS的正确打开方式

AI再牛,也得有服务器跑。对于一个3万块、回款周期漫长的小项目,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。这时,云服务的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作者的推荐是——亚马逊云科技(AWS)
“因为我们现在是一个3万元的小项目…连调阶段的话呢,我们选用的是亚马逊云科技的这个产品啊,它这边的话呢是新用户的注册,可以去享受非常多的一个免费的云服务。”
核心就一个字:省!
  • EC2云服务器:新用户免费用一年,完美覆盖了小项目开发、联调和测试的整个阶段。
  • 数据库和消息服务:像MySQL数据库、消息队列这些,甚至有“永久免费”的套餐。
  • 注册简单:最关键的是,现在注册AWS非常方便,直接用国内的银联信用卡就能成功,彻底打通了使用的最后一公里。
对于启动资金紧张的小团队和独立开发者来说,AWS的免费套餐,无疑是在项目初期最坚实的后盾。

四、血泪教训:技术再牛,也躲不过合同与沟通的坑

故事讲到这里,我们看到了一个技术上酣畅淋漓的现代化开发范例。但回到现实,这个项目依然是失败的。它最沉重的教训,其实都与代码无关。
  1. 设计的坑:AI搞不定“甲方觉得” 这是项目里唯一没用AI的地方。因为界面的审美,是个非常主观的东西,“甲方觉得好”才是唯一标准。最终,团队只能自掏腰包(每人1000元),请了专业设计师朋友来救场。
  1. 合同与回款的坑:流程比代码复杂,等待比开发漫长 这是最致命的。复杂的签约流程、遥遥无期的回款,让整个团队陷入了巨大的被动。这再次证明了,在外包世界里,一份权责清晰、约定好里程碑付款的合同,是保护自己最关键的武器。
写在最后
这个项目,是一个典型的“技术成功,商业失败”的案例。
它让我们看到了AI工具和云服务为小型开发团队带来的巨大赋能,能把开发者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,极大地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。
但它也用“一分钱没拿到”的残酷现实警告我们:技术永远是实现商业目标的手段,而不是全部。
在投身于代码的海洋之前,请务必先搞定你的合同,理清你的沟通,管理好你的客户预期。
愿你的技术能为你创造财富,也愿你的合同能捍卫你的劳动果实。别让下一个“3ว万块项目”,最终只剩下一声叹息。
上一篇
差点为它离婚!我的Vision Pro天价维修单曝光,没买Apple Care+的都慌了
下一篇
救命!竞品的爆款笔记,原来都是这么“抄”的!
Loading...